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诊断语文考试试题2015.11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注意事项 :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 ,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 。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每小题3分)
一 、(共15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2题 。中学联盟网
长长的山道上很难得见到人 。……最后在霹雳石边上见一位蹲在山崖边卖娃娃鱼的妇女。曾问那位妇女 :整个山上都没有人 ,娃娃鱼卖给谁呢?妇女一笑,随口说了几句很难听懂的当地土话,像是高僧的偈语 。色彩斑斓的娃娃鱼在瓶里不动,像要从寂寞的亘古(停驻/停伫)到寂寞的将来 。
山道越走越长 ,于是宁静也越来越纯。越走又越觉得山道修筑得非常完好 ,完好得与这个几乎无人的世界不相般配 。当然得感谢近年来的悉心(修缮/修葺) ,但毋庸质疑,那些已经溶化为自然景物的坚实路基,那些新桥栏下石花苍然的远年桥礅 ,那些指向风景绝佳处的磨滑了的石径 ,却镌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经有过的繁盛 。无数的屋檐曾从崖石边(伸/飞)出,磬钹声此起彼伏 ,僧侣和道士们在山道间拱手相让 。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 、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偈语(jié)斑斓B 、亘古(gèn)质疑
C 、镌刻(juān)桥礅D、磬钹(bó)拱手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停驻修葺伸B、停伫修缮飞
C、停驻修缮伸D 、停伫修葺飞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主要功能不是反腐 ,为市场经济奠定法律基础 。反腐和房价问题,网友也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公众期盼的“以房查人” ,是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功能。不动产统一登记 ,针对的是所有人,不像国外的“阳光法案”针对的是官员 。因此 ,不能将它和反腐过度联系 。要反腐败 ,还是应当建立反腐的长效。
A.而是对于误解机制B.就是对于曲解机制
C.而是关于曲解体制D.就是关于误解体制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 ,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 ,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浮光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 ,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 。
B.轰隆的巨响 ,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
C.葛非、顾俊两人配合默契,多次获得女子双打世界冠军 ,真是一对天作之合的双打组合 。
D.《奇特的年份》是帕斯捷尔纳克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短篇小说 ,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通过“表现”来传递作家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他另起炉灶之举 。
5.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 、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本质上就是一个表彰人类科学最高成就的荣誉 ,它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 ,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
C.质量是工程的生命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 ,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D.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
从艺术种类来说 ,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 ;前者为造型艺术 ,后者为语言艺术 。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 ,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 。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 ,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 ,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 ,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
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段 。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 ,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 ,是纯写实的 ,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 。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我想 ,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映 ,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 ,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 ,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的 :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 ,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符其实的千年瓷都 。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 ,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 ,用智慧灵巧的双手 ,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在这里《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 ,《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手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再现。
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 ,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 、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 ,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 。文学是时间艺术,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 ,具有可触 、可摸 、可视的特性;文学长于叙事 ,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 、变化和发展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它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它只能告诉人们只能是这样 。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文学题材的艺术形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大型组雕 、群雕 ,其难度之大 ,就可想而知。
但是 ,陶瓷艺术家们 ,不仅在塑造单个的形象上获得了成功 ,而且在组雕 、雕群的塑造上同样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 。曾山东的《孙悟空大战众天神》 、李恭坤的《三国演义》等 ,都是有代表性的取材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塑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浒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形象的塑造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 。
6.下列对陶瓷雕塑艺术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
A.陶瓷雕塑是纯写实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
B.陶瓷雕刻艺术和文学艺术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而在审美本质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
C.陶瓷雕刻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虽然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形象,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D.在陶瓷雕塑中 ,组雕、雕群的塑造 ,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 ,但与单个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7.关于陶瓷艺术与文学二者的关系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瓷艺术是空间和造型艺术,文学则是时间和语言艺术 。
B.陶瓷艺术与文学的结缘起于何时虽无从考证,但它们均来源于民间 ,与先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
C.文学艺术为陶瓷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并为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许多启发 。
D.文学长于叙事,其展示的是形象产生 、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的固定死板的艺术 。
8.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景德镇是一个著名瓷都,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学之城。
B.文学名著中的所有艺术形象都能够在陶瓷雕塑艺术中得以完美再现。
C.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需要在如实复制文学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提炼与完善 。
D.《水浒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彰显了陶瓷艺术手段的无穷魅力 。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9-12题 。山东中学联盟
燕将录【唐】杜牧
谭忠者 ,绛人也 。忠豪健喜兵 ,燕①牧刘济与二千人 ,障白狼口。元和五年 ,中黄门②出禁兵伐赵 ,魏牧田季安曰:“赵诚虏,魏亦虏矣 ,计为之何?”其徒言曰 :“愿借骑五千以除君忧 。”季安大呼曰:“壮夫哉!兵决出 。”
忠其时为燕使魏 ,知其谋 ,乃入谓季安曰:“某之谋,是引天下之兵也 。何者?往年王师算不失一 ,是相臣之谋 。今王师越魏伐赵 ,不使耆臣宿将而专付中臣,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谁为之谋?此乃天子自为之谋 ,欲将夸服于臣下也 。今若师未叩赵 ,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谋反不如下 ,且能不耻于天下乎 !既耻且怒,于是仗猛将 ,练精兵 ,毕力再举涉河 。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季安曰 :“然则若之何?”忠曰 :“王师入魏 ,君厚犒之 。于是悉甲压境,号曰伐赵 ,则可阴遗赵人书曰 :‘魏若伐赵 ,则河北义士谓魏卖友 ;魏若与赵,则河南忠臣谓魏反君。卖友反君之名 ,魏不忍受。执事若能遗魏一城 ,魏得持之奏捷天子 ,以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赵 ,西得以为臣 。于赵为角尖之耗 ,于魏获不世之利,执事岂能无意于赵乎?’”季安遂用忠之谋,与赵阴计 ,得其堂阳。
忠归燕,谋欲激燕伐赵,会刘济合诸将曰 :“天子知我怨赵,今命我伐之,赵亦必大备我。伐与不伐孰利?”忠疾对曰 :“天子终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因使人视赵 ,果不备燕。后一日 ,诏果来 ,曰 :“燕南有赵,北有胡 。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 。”刘济乃曰:“信如子断矣,何以知之?”忠曰:“潞牧卢从史外亲燕 ,内实忌之;外绝赵 ,内实与之 。此为赵画曰 :燕以赵为障 ,虽怨赵 ,必不残赵 ,必不为备 ,一且示赵不敢抗燕 ,二且使燕获疑天子 。赵人既不备燕,潞人则走告于天子,曰 :燕厚怨赵,今无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也。此所以知天子终不使君伐赵,赵亦必不备燕 。”刘济曰 :“今则奈何?”忠曰:“燕孕怨 ,天下无不知,今天子伐赵 ,君坐全燕之甲 ,一人未济易水 。是燕贮忠义之心 ,卒染私赵之口 ,不见德于赵人 ,恶声徒嘈嘈於天下耳 。唯君熟思之。”济乃自将七万人南伐赵。
(选自《樊川文集》 ,有删改)
【注】①燕和下文的赵 、魏 、潞均指当时割据一方的藩镇 ,燕牧 、魏牧 、潞牧分别指所在藩镇的节度使 。②中黄门 :此处指宦官 。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之谋 ,是引天下之兵也引 :引来
B.今若师未叩赵叩 :攻打
C.魏若与赵 ,则河南忠臣谓反君与:帮助
D.会刘济合诸将曰会:拜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使耆臣宿将而专付中臣/籍吏民 ,封府库 ,而待将军
B.于赵为角尖之耗/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C.因使人视赵 ,果不备燕/不如因善遇之D.不见德于赵人/慈父见背11.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B.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C.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D.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杜牧为燕镇部将谭忠写的一篇传记 ,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 ,藩镇之间 、藩镇与朝廷之间争战不休的社会现实 。
B.朝廷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越过魏镇去攻打赵镇,魏镇节度使田季安想趁机起兵拦击朝廷军队 ,谭忠认为此举不妥 ,并提出两全之策帮助魏镇摆脱危机。
C.谭忠回到燕镇后 ,想让刘济出兵讨伐赵镇。他分析说,皇上要讨伐赵镇 ,而燕镇不出兵协助的话,会让心怀忠义的燕镇背上偏袒赵镇的恶名 。
D.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 ,谭忠始终注意维护与朝廷的关系 。作者对谭忠的言行虽然没有作出直接评价 ,但行文中还是透露出对他的肯定之意 。
第Ⅱ卷(共114分)四 、(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执事若能遗魏一城 ,魏得持之奏捷天子 ,以为符信 。(6分)
⑵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 ,而得专心于赵。(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8分)山东中学联盟
小园黎简
水影动深树 ,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 ,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 ,新月似新霜。
注 :①寒花 :菊花 。
(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4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甫《登高》中“ ,”一联 ,道出了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国运之恨 ,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情绪。
(2)李白《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 ,描写五壮士牺牲自己,开通了秦蜀两地交通的句子是 , 。
(3)在《虞美人》中 ,李煜回首故国,回想旧时宫廷犹在 ,物是人非之感涌上心头 ,这之后唱出了“ ,”的名句。
五、(12分)
16.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3分)
①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 。②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③这颗恒星被编为HE0107—5240。④其罕见之处在于 :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 ,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17.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匀称整齐 、合乎逻辑 、表达和谐一致(可适当增减词语 ,但不能增减信息,改变原意)(4分)中国的古典诗歌意蕴可谓丰厚 ,几乎每一种情感,都能从中找到现成的诗句。表达亲人的牵挂可以用“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则体现的是朋友的关爱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浓缩了对恋人的思念 :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 。
18.下面文字中有四处语病和一处标点使用错误 ,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 ,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5分)①去年,在美国市场 ,苹果公司率先采取以旧换新促销产品。②用旧手机换购新iPhone的消费者可享受到最高280美元左右的抵扣。③苹果有一套专门的评估系统 ,他们根据手机的屏幕质量、按键质量 、硬件损坏程度、是否刻字 、是否受到过液体损坏、是否可以正常开关机和使用等综合因素为依据计算得出旧款机价格。④苹果公司通过零售店实施这项计划 ,意图通过此举来提高新iPhone的销路 。⑤不过在中国 ,用户是无法参与苹果官方的以旧换新计划的 。⑥但是类似的活动倒也不少 ,电信运营商、通讯卖场 、以及一些大的经销商,一般都会推出自己的以旧换新活动,而且不少电商平台也会相机而动。
序号
修改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
又见边关芦花翩翩飞
闭剑东
①伴着习习江风 ,迎着冉冉秋阳 ,伫立于巍峨的中越红河大桥,静观,桥之下,红河畔 ,融融芦花正飞舞。飘逸又洒脱 ,甚是壮阔。
②芦花是秋天的精灵 ,这话不假。历经风雨和酷暑 、洪涝或干旱的考验,平日里貌不惊人的芦苇们也迎来了生命中最为期待的时光,一团团的芦絮争相抽出 ,一枚枚细腻的芦花随风摇曳,誓要将丰收的秋天变成芦苇的盛大节日 。芦苇不是农作物 ,断然不可能带来五谷丰登的丰收美景。但却能给人清爽怡人的美妙感受 ;芦苇不是人类种植的花草树木 ,注定不会轻易屈服于人类的招呼使唤,哪怕刀砍火焚乃至挖根,芦苇依旧是以倔强到了极点的姿态来回敬人类 。
③又是一年深秋时 ,边关芦花漫天飞 。飘飘的芦絮,摇弋着动感的舞姿,放飞憋了一年的心事 ,在飒飒秋风中 ,去追逐那注定要让它们亢奋一生的梦想,去寻觅另外的生命芳草地 。也许 ,待到明年开春时 ,一棵棵柔弱的芦草就顽强地生长开来了,慢慢地 ,经受大自然的残酷考验 ;迅速地 ,汲取大地精华,不出几年,它们也会成长为独霸一方的野草。从宽敞的中越红河大桥沿着红河东流的方向一路远眺,眼帘中 ,总是会跳跃着红河芦花的英姿 ,总是荡漾着芦苇的轻浪。
④又是一年深秋时,芦花正开得如痴如醉 。开得如痴如醉的芦花集结了很多羡慕的目光和亮丽的闪光灯。在蜗居的边关小城 ,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小小的边城河口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 ,再加上直达昆明的高速公路的通车 ,每年来河口或经河口前往越南观光旅游的旅客不下八十万人次 ,这对于一个常住人口不足十万的边关小城来说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尤其是深秋时 ,正是河口一年当中最凉爽怡人的时候 ,当北方已经寒风嗖嗖白雪皑皑时,深秋的河口正是养人的时候 ,太阳暖烘烘地照着,照着游人的心也暖烘烘的 。于是 ,沿着红河及南溪河两岸依次开放的芦花也就成了河口的一大美景 ,虽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却也是气势逼人的 ,决不轻易服输 。河口的芦苇因为是沿着界河一线生长,所以就成了事实上的边关芦苇,边关自古以来就从不缺乏流血和牺牲 ,更不会缺乏刚强和傲骨,所以这里的芦苇也就多了军人般的刚强和傲骨 ,每每看到芦苇骄傲无比地开花了 ,我总会给予它们最热烈的歌颂。为心中那汩汩而萌的感动 。
⑤我心中关于芦苇的感动是源远流长的 。很小很小的时候 ,太调皮的我总是难免挨上父亲的芦鞭抽打,那鞭子就是一根光滑的芦苇,打在身上那是揪心的疼啊 。稍大 ,就喜欢折腾芦苇了 ,有一种报复的意味 ,喜欢折断它们 、腰斩它们乃至是焚烧它们 。只是后来听说芦苇对农民来说是有大用处的 ,我才慢慢停止了对芦苇的“暴行” ,慢慢地我也在萌发对芦苇的爱好之情 。不用说 ,芦苇丛中的鸟窝就够自己乐的了 ,更何况是春天时那鲜嫩的芦笋呢。再后来 ,读懂了《诗经•蒹葭》篇,于是独自一人的时候 ,经常会那么吟诵着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久而久之,一种盎然的美、一样曼妙的情思便悠然而萌了,穗絮飘曳 ,景色迷朦 ,心里则浮起一缕缕情思 ,柔美而又凄楚 ,令人无法抗拒 。
⑥是啊!芦苇真的是一种让人着迷的植物 ,据十七世纪法国最卓越的数理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 ,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大自然数十万种植物,为什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偏偏要把人比喻成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呢 ,为什么不是其它的一种植物 ,而偏偏是大自然中极为平凡普通的芦苇,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也许以我之拙见 ,是难以真正悟透其中的涵义的,但是如果能从这句话中悟出一些独特的人生见解 ,我想这样的思想之旅应该是值得称道的 。
⑦是的 ,芦苇的确是一样令人费解并敬佩的植物 。它们自尊、自爱 、正直不阿、一尘不染 、锲而不舍 ,它们给人展示的是众志成城、坚忍不拔 、所向披靡 。面对着这大自然中伟大的生命斗士 ,我不得不陷入了持久的感动……
19.在文章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芦花是秋天的精灵”?(4分)
20.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的句子 。(4分)
21.文章第⑤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引述了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 ,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中学联盟网
有人认为:“任何值得一做的事,都是值得做好的事。”
也有人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 ,就不值得做好”如:“不值得热爱” 、“不值得付出”、“不值得珍视”……
还有人认为“值不值得取决于认知。只有认识到得失,并切实的感受到得失才能更加有效的认识到值不值得”
请根据上述材料 ,联系现实生活 ,结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 :①选准角度 ,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
语文参考答案2015.11
一 、(15分 ,每小题3分)
1.【答案】D
【解析】A偈jìB置疑C桥墩
2.【答案】B
【解析】停伫 :停留伫立;停驻 :停止,停留。修缮:修理建筑物等,是指把设施恢复到原来的服务功能 ;修葺:指房屋 、庄园等建筑或林木 、花圃的修补 、修缮 。“飞”比“伸”更符合在崖石边上屋檐的形象。
3.答案A解析“不是-----而是”表并列 。“不是---就是-”表选择。“对于”引出对象 。“关于”关涉范围 。“误解”指错误的理解 ,一般是无意为之。“曲解”指错误的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通常有意为之。“机制”是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 ,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 、企业 、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 。
4.A(东鳞西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也说一鳞半爪 。振聋发聩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此处应用“震耳欲聋”。天作之合”是祝颂夫妻姻缘美满的。句中用错了对象 。另起炉灶 :一是比喻重新做起,二是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 ;此处应为“独辟蹊径”之意。)
5.C(A偷换主语(或搭配不当) ,在“本质上”前加“该奖项”B项中“此”是指“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采取果断措施”不明确 。D.中途易辙 。)
二 、(9分,每小题3分)
6.C解析:A项 ,“陶瓷雕塑是纯写实的艺术”表述有误 ,由原文第3段可知,写实仅仅是其经历的一个阶段,以偏概全,理解错误 。B项 ,有第4段可知,二者的审美本质是共同的 ,而不是“有许多相同之处” 。D项 ,“但与单个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原文未提及 。
7.D解析 :D项 ,“固定的死板的艺术”有误,原文第6段只是说“瓷器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
8.D解析 :A项,由原文可知“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 ,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 。B项 ,“所有”说法太绝对化。C项,原文第6段“不是如实地复制” ,此选项中的表述恰恰理解反了 。
三 、(12分 ,每小题3分)
9.D(会:适逢 ,恰逢)10.B(而:表转折,但是/表顺承或目的 ;于:介词 ,对 ;因 :于是 ,就/趁机 ;见 :表被动/相当于“我”)11.B
12.B(“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错,参见原文“中黄门出禁兵伐赵”“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
四、(24分)
13.(1)您如果能送给魏镇一座城池,魏镇能够拿此城向皇上报捷,把这座城池作为报捷的凭据。这样就使得魏镇在北面能够(继续)侍候赵镇 ,在西面能够(继续)做朝廷之臣 。
(2)燕镇一定要替我小心谨慎地守护北部边境,不要让我再牵挂胡人(方面)的忧患 ,而能够在赵镇方面集中精力(集中精力对付赵镇)。(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其” 、“挂”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1)进入短墙 ,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 ,想一睹其真容,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于艺术感染力。
(2)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 ;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 ,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胸怀澄明 ,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
15.(6分 ,每空1分)
(1)艰难苦恨繁霜鬓 ,百年多病独登台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五、(12分)
16.(3分)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17.(4分)“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关爱,“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体现的是对亲人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浓缩的是对恋人的思念
18.(5分)
序号
修改
①
在“以旧换新”后加“的方法”
②
删去“左右”或者“最高达” 。
③
删去“为依据”或将“根据”改为“以”。
④
“销路”改为“销量”或将“提高”改为“拓展” 。
⑤
将“通讯卖场”后的顿号删去。
六、(18分)
19 、芦苇历经了风雨和酷暑 ,洪涝或干旱的考验,将丰收的秋天变成了芦苇的盛大节日 ;(2分)具有不同于农作物的清爽怡人的的美妙感觉 ;(1分)不屈服于人类的使唤,以倔强到极点的姿态回敬人类(1分)
20、使用对比、拟人的修辞于法 。(2分)通过深秋的河口和北方天气的对比,突出了河口气候的凉爽怡人 ;(1分)借助拟人的修辞格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河口芦花的美 ,表现了其气势逼人、绝不服输的精神(1分)
21、写了作者对芦苇由报复到喜爱的经历。(1分)这样写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丰富了芦苇的形象,增强了真切感 ;(1分)引述了《诗经》中的诗句 ,增添了芦苇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文章富有文采 ;(1分)为下文写芦苇之思做铺垫(1分)
22 、一芦草是柔弱的的,但能顽强生长 ,能经受住残酷的考验,汲取大地精华 ,成为一方美景;(2分)芦苇不择环境 ,具有军人般的刚强和傲骨 ;(2分)芦苇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一种盎然的美 ,是大自然伟大的斗士(2分)
七.作文(60分)
【立意解析】本题与近两年山东高考作文题基本相同,都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题 ,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以后,按四个要求写作 。
作文题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 ,“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 。
(一)关于材料的内容
1.我们都要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我们努力认真做好 。
2.不值得做的事情 ,就不值得做好,没有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
3.值不值得看得失 ,有得就值 ,无得就不值。
(二)关于材料的含意
1.只要摆在面前的都值得做好。有些事情似乎看起来没有意义,但是做好了 ,就一定有意义 。
2.正面理解 :做值得做的事 ,不要平白无故消耗自己的精力,不值得做的事一定不能做 。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对大事无能为力 。
反面理解:一个人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 ,往往会有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很难成功 ,即使成功 ,也不会觉得有成就感 。
3.正面理解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激情与动力 。若现实所迫 ,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直接放弃 ,应努力改变自己。
反面理解 :具有强烈的功利心。凡事讲究得失利益 ,世界上的悲壮都被这种患得患失毁灭殆尽 。
(三)关于立意
每一句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立意 。有极强的思辨性。
1、认真去做 ,无论值不值得。2、不要患得患失 ,勇敢去做 。
3、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4 、热爱你所做的,无悔你所做的 。
5 、不值得做的事不必浪费精力 。6 、理性对待值不值得 ,不要凭一腔热血做事 。
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立意,都必须把论点阐述清楚,把材料内涵揭示出来,不可含糊不清 。
(四)关于论据论证
学生论证一定要言之有理 ,这就需要逻辑思维能力 ,而非简单的事例罗列。要紧扣论点合理论证 ,不可牵强附会分析 。
学生有话说 ,掌握的论据应该很多。如 :若讲不值得,那么屈原不会投江,他没必要为了信仰牺牲自己。还有谭嗣同 、哥白尼等等为信仰献身的先驱们 。如感动中国人物系列。
【考点】能写论述类 、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D 。
这一作文很能考查学生的思辨性,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现实中做任何事时都考虑值不值得,那可能什么也干不了 。本材料就是鼓励学生少点功利心 ,少一点借口 ;多一点激情,多一点奋斗。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
【文言文参考译文】
谭忠是绛地(今山西绛县)人 。他为人豪迈雄健 ,爱好谈兵 ,燕镇节度使刘济给他两千兵马,让他驻守白狼口 。唐宪宗元和五年,宦官率领朝廷禁卫部队讨伐赵镇,魏镇节度使田季安(对下属们)说:“赵镇的人如果成为俘虏 ,(我们)魏镇的人也会成为俘虏 ,打算(考虑)怎么应对这件事呢?”他的属下说 :“给我五千铁骑来解除您的忧虑。”田季安大声说 :“(真是)勇猛啊!一定出兵。”
谭忠当时代表节度使刘济出使魏镇,得知了田季安(中途截击朝廷军队)的企图 ,便前去对田季安说 :“你部下的主意,这是要引来天下的军队(攻打魏镇)啊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往朝廷军队的谋划一次也未失过手,这是宰相的谋 。现在,朝廷的军队越过魏镇去讨伐赵镇,不任用老臣宿将带兵,反而把兵权专门交给宦官 ,不征调全国的军队,而主要派出朝廷直属的禁卫部队 ,您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吗?这是皇上自己做出的决定 ,想要在臣属面前夸耀(自己英明) ,(让)臣属佩服(自己)。现在如果朝廷禁军还没有攻打赵镇 ,却先在魏镇境内被消灭了,这(就表明)皇上的谋略反而不及臣属,能不被天下人羞辱吗?(皇上)既感到羞耻又感到恼怒,就会任用勇猛善战的将领,训练精锐的部队 ,全力起兵渡过黄河。朝廷汲取以往失败的教训,一定不会越过魏镇去攻打赵镇 ;比较赵镇和魏镇罪责的大小,一定不会先打赵镇然后攻魏镇。这就叫既不上也不下,正好对着魏镇而来 。”田季安说 :“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谭忠说:“当朝廷军队进入魏镇境内时 ,您要好好犒劳他们 。此时 ,您要将魏镇全部兵马调往边境 ,号称攻打赵镇 ,可以暗中给赵镇送信说 :‘魏镇如果攻打赵镇 ,那么河北的仗义之人会说魏镇出卖朋友 ;魏镇如果援助赵镇 ,河南的忠君之臣会说魏镇反叛朝廷 。出卖朋友和反叛朝廷的名声 ,魏镇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 。您如果能送给魏镇一座城池,魏镇能够拿此城向皇上报捷 ,把这座城池作为报捷的凭据。对赵镇来说 ,仅为一点点损失 ;对魏镇来说 ,能获得世间少有的利益,您难道能够对赵镇(的安危)毫不在意吗?’”田季安于是采用了谭忠的计谋,与赵镇暗中商议,得到了赵镇的堂阳城 。
谭忠回到燕镇后 ,打算鼓动刘济攻打赵镇 ,正逢刘济集合各位将领说:“皇上知道我怨恨赵镇,如果命令我讨伐赵镇,赵镇也必然全力防备我 。出兵讨伐与不出兵讨伐 ,哪种做法更有利呢?”谭忠赶忙回答说 :“皇上最终是不会让我们去攻打赵镇的,赵镇也不会防备燕镇 。”于是(刘济)派人到赵镇侦察 ,赵镇果然不防备燕镇 。过了一天 ,皇上的诏书果然送来了 ,说:“燕镇南面是赵镇 ,北面有胡人 。燕镇一定要替我小心谨慎地守护北部边境 ,不要让我再牵挂胡人(方面)的忧患,而能够集中精力对付赵镇 。”刘济就说 :“事情确实像你判断的那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谭忠说 :“潞镇节度使卢从史表面上与燕镇亲近 ,内心实际是忌恨燕镇的 ;表面上与赵镇断绝往来 ,内心实际是帮助赵镇的 。(我们)在这里替赵镇考虑 :燕镇把赵镇作为屏障,虽然怨恨赵镇 ,但肯定不会伤害赵镇 ,赵镇没有必要防备燕镇,(这样)一来显示赵镇不敢抗拒燕镇 ,二来可使燕镇受到皇上怀疑 。赵镇人既然不防备燕镇,潞镇人便会跑去报告皇上说:‘燕镇非常怨恨赵镇 ,现在赵镇遭受攻击却不防备燕镇,这说明燕镇相反是帮助赵镇的 。’这就是我知道皇上最终不会让您攻打赵镇,赵镇也不会防备燕镇的原因 。”刘济说 :“现在应当怎么办呢?”谭忠说 :“燕镇与赵镇结下仇怨,天下无人不知 。现在皇上出兵攻打赵镇 ,您却使整个燕镇的兵马 ,一个人也没有渡过易水(去攻打赵镇) 。这是燕镇怀着对朝廷的忠心 ,最终(却)招来偏袒赵镇的口实 ,(既)不被赵镇人感激 ,而坏名声徒然喧闹在天下人的耳畔。请您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吧 !”刘济于是亲自率领七万人向南边讨伐赵镇。